|
文章内容
地上遍蜂箱,花间嗡嗡响。在汉中市勉县元墩镇清明村的养蜂场,200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绿草丛中、灌木下,成群的蜜蜂从小小的蜂箱口飞进飞出,在田间丛林的花花草草间碌地穿梭采蜜。合作社的养蜂人曹满军不时仔细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也正忙碌于这份甜蜜的事业。“最近两个月是蜜蜂一年里最重要的采花期和繁殖期,一定要细心照看”,他边检查蜂箱边说。 清明村沟多溪广,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植物种类繁多,蜜源丰富。春夏秋三季都有多种野生植物交替开花,尤以油菜花、茶花为甚,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所产的蜂蜜无污染、无添加剂,品质良好。全村有养蜂的传统,大概共有60多户人家都养有蜜蜂。但长期以来,由于村民都是零星散养蜜蜂,蜂蜜产量低,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路不畅等因素,制约了该村养蜂产业的发展。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红艳意识到,养蜂产业要发展壮大,靠单打独斗行不通,只有抱团发展,才能做大做强。这一想法和该村帮扶单位勉县电力局的产业帮扶想法一拍即合。 于是,今年清明村开始探索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在为用户提供养蜂技术和销售宣传推荐,引导农户扩大养蜂规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清明村以经济合作社的形式,在勉县电力局的帮扶下,投资20余万元新增养蜂200箱、空蜂箱100个、取蜜机1台,流转土地专门建设养蜂场1处,用以引导带动全村的蜜蜂养殖产业。 “养蜂不要建厂房,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可以养,今年合作社养殖的蜜蜂如果照看得好,年底通过收益分红可使204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00元以上,明年技术成熟了,群众认可了,就多养一些。”清明村支书刘红艳说起养蜂事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发展壮大养蜂产业,为群众在特色农产业发展中受益注入“新引擎”,是清明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产业促农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尝试。下一步,该村合作社将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养蜂作为统一村的特色产业,把这项“甜蜜事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