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在桑溪镇临江村,有一位带领村民种植、养殖的“领头雁”,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万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雷厉风行,干事风风火火。他,就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张三疯”的临江村党支部书记张金虎。 张金虎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富民 临江村位于桑溪镇西北处,距县城62公里,全村有九个村民小组, 为提升村民自身致富本领,激活村里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收入难题,他因地制宜发掘适宜规模化种植、养殖的特色产业,2017年建成香橼基地960亩,2018年建成达州清脆李140亩,2019年发展椴木香菇1100架,打破本村农民增收瓶颈,村民们纷纷表示,有张书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劲了。 “我们村张支书,早上在家里,中午在汉中,下午又到西安,一天的工作忙忙碌碌,饭都顾不上吃。我们村上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三疯”。第一 “张支书为人正直,做事公平,我从他身上学习了很多知识,在平时工作中,他一直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在首位,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可以说是咱们临江村的主心骨,特别是产业发展上思路清晰,敢闯敢干,从2019年我们开始筹划养殖项目,先后到吉林,绵阳,广元等十一个地方考察项目,最终确定了肉牛养殖,目前存栏500头是,洋县东部山区规模最大的养殖场,产业固定资产超过800万,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张支书的辛勤付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琪说道。 张金虎1999年起任职临江村村委,至今在村里已服务了23个春秋,在他任职期间,心系群众、关爱百姓,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改善民生、美丽乡村,村里各个角落都有他辛勤挥汗的背影。 “他善于思考,吃苦肯干,雷厉风行,有一种闯劲拼劲。近年来他紧抓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支持,与工作队一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依托资源优势,抓产业,强基础,抓项目,变面貌。抓党建,聚合力,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5万元,人均分红350元,为山区村集体增收,百姓致富找到了好路子,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桑溪镇党委书记杨虎善说道。 在谈到临江村下步发展时,张金虎告诉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养殖和种植基地,让村民能照顾到家的同时在家门口挣到钱,使临江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临江村按照“强产业、促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依托本村林地资源,建成了肉牛养殖、椴木香菇、香橼、达州青脆李等产业基地,形成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下一步我们将明确产业方向精准发展,确定肉牛养殖,达州青脆李、椴木食用菌、香橼、板栗嫁接五个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管理经验,降低成本争取达到收益最大化。进一步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利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散户发展,三年内让肉牛养殖成为本村主导产业,收益翻番。合理利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技术共享、入园务工等方面立体式带动临江村产业发展,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到钱。”张金虎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