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镇巴县永乐镇在产业发展中,按照因地制宜、产业帮扶的振兴思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黄花菜种植,以小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产业发展的新路。 永乐镇地处偏远,可用于发展产业的土地有限,为最大程度提高产值,引导村民种植黄花菜,该镇组织技术人员对参与黄花菜种植的农民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地块选择、农药播打、浇水、采摘以及后期回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情况,免费提供种苗。同时,镇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推广宣传,鼓励村民种植黄花菜。 永乐镇为村民免费发放黄花菜种苗 黄花菜种起来了,后续管理、收购、销售就成了重点。永乐镇采取“公司+村(居)委会+农户”的形式,让专业的公司负责黄花菜收购与销售,同时,该镇加强对种植后的跟踪管理,建立台账,明确种植地块位置及面积,落实镇村责任人,使黄花菜种植责任到人、面积到村、收益到户。 “今年,永乐镇将发展种植黄花菜500亩,我们将继续发挥产业帮扶职能,拓宽产业发展思路,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永乐镇党委书记张浩说道。 观音镇:“自主经营+投资入股”模式成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 (李早林)近年来,镇巴县观音镇司溪河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起村集体产业,采取“自主经营+投资入股”的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广辟农民增收门路,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成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 初春时节,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在观音镇司溪河村魔芋种植基地里,镇村干部、群众齐上阵,开沟、起垄、拉线……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悉,该基地目前共流转土地220亩,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村民们还拿到土地流转金,周边脱贫户、三类人群以劳动力入股村集体,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效解决“人散、地散、资金散”问题,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单一型”复制到“多元化”综合发展转变。 司溪河村村民唐华明说:“这几天正是农忙季节,我们都在基地干活,等这边锄草结束,刚好能接上家里的活。在农忙之余还能赚些零花钱,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家门口都能赚钱,这段时间我都能挣2000元左右。” 有特色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增效。司溪河村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培育“魔芋”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党支部 +基地+农户”的模式,千方百计为村民开拓增收渠道。 司溪河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唐朝莉介绍,魔芋种植基地建成以后,将极大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截止目前,累计收益达到了15万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主要用于给农户分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