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宁强县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吸纳周边留守妇女就业。图为工人们在加紧编制手工艺品。 近日,宁强县舒家坝社区工厂格外热闹。为了近期的订单及时交付,巧手们早早地来到工厂裁剪编条,指尖翻飞间,一个个精致的竹编手工艺品不断诞生。 “近期大家要制作竹铃、竹篮、花式果篮等,时间紧、任务重,大伙儿铆足了劲赶订单,争取让咱们的手工艺品销往更多更远的地方。”宁强县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琳告诉记者。 如今的舒家坝社区工厂颇具人气,已成为周边妇女学艺就业的“孵化基地”。一些曾经身无所长的留守妇女,也学会了手艺,靠竹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来社区工厂之前,照顾家人一度是杨桂琴生活的所有。3年前,在家人的支持下,杨桂琴带着忐忑与憧憬的心情走进工厂,从此便与羌编结下了浓厚情缘。 “我一直都很喜欢做手工,来到工厂,跟着羌编传承人系统学习这项传统技艺,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现在有了技能,增加了收入,感觉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心情也更好了。”杨桂琴的改变不是个例,在舒家坝社区工厂,许多留守妇女通过学习技艺,增加了收入,融入了社会,也让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 据了解,自2018年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借助宁强各个羌编合作社和传习所精准发力,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当地村民从事羌编,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已带动500户1000余人增收。 “文化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传承、创新。”周琳说,下一步,将依托社区工厂吸纳更多人加入非遗队伍,让大家通过努力学习创造提升收入、用手中的竹子“编”出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