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精彩县区 >>南郑区 >> 南郑区高台镇“三带”机制激活“红色引擎” 助推油菜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详细内容

南郑区高台镇“三带”机制激活“红色引擎” 助推油菜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4-16     作者:白玉琴【转载】   来自:南郑区政府
文章内容

走进南郑区高台镇立峰村,千亩制种油菜基地热闹非凡,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培训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别小看这些杂株,要是没有连根拔起再处理掉,残留的根茎再生分枝很可能会造成花粉污染,进而影响到收获时种子的纯度。”油菜制种产业党支部第三党小组成员、富民种业公司技术员钟正友说道,据他介绍,制种油菜从一开始的选址、播种,到后来的管护、收获,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要按照标准把控各个环节,农户丰收致富就不是问题。

 油菜收购现场.jpg

今年以来,高台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指示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产业链上建支部,按照“党委定盘子、支部探路子、党员挑担子、带领群众共同过上好日子”党建引领发展模式,全力推行“产业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强油菜制种产业,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激活“红色引擎”,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最强产业,最优种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支部带领、强基固本,激发产业发展“源动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高台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公司员工在油菜制种产业链上建立支部,以党建优势带领产业蓬勃发展。镇党委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机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开展农业产业各项政策宣讲、油菜制种管护技术讲解等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和制种大户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不断激发油菜制种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村党总支积极动员返乡能人、致富能手、产业大户等农村新型人才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优先选拔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干劲的年轻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真正成为群众发展产业的“主心骨”。

 

   企业带动、合作共赢,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高台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企联建”优势,在联合制种企业共建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汉中市富民种业有限公司的农业技术人员纳入油菜制种产业党支部,由技术员针对制种油菜分散育苗、标准移栽、田间除杂、污染源清除、化学杀雄等工作对农户进行定期集中培训,在大田进行科学示范演讲,鼓励农户积极学习制种油菜管理技术,产出质量好、纯度高、抗逆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的良种。同时,公司会在每年制种油菜收获的季节,安排专人前往村内以高于普通油菜的价格进行种子回购,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制种油菜的积极性,形成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的互利共赢模式。

 

党员带头、示范先行,争当产业发展“排头兵”

高台镇油菜制种产业党支部架构完整、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在油菜制种基地划定多块党员责任区,由村党总支干部带头包片按照制种标准进行除草施肥、防治蚜虫、拔除杂株等工作,动员农村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到制种油菜种植中来。立峰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富春就是产业党支部的中坚力量之一,“我作为党支部委员,负责制种油菜的生产组织工作,既要担任企业和制种户之间的联络员,又要直接参与油菜制种的各个环节,当然要竭尽所能地以身作则,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种子质量过关了,产量增加了,农户收入上来了,他们高兴,我也高兴。”

一颗金种子,致富一方人。高台镇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深受村民认可的“产业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效深入助农增收产业,最大限度地聚集了油菜制种产业链上的非公企业和能人大户,盘活了土地、产业、劳动力、科技、市场等各类要素资源,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发展。下一步,高台镇将依托产业链党支部,持续完善制种油菜产业发展框架,进一步实现基层党组织与产业有机融合,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互动双赢。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