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5月9日,杨涛在献血车上献血。 张恤民 摄 近日,洋县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副主任杨涛接到汉中市中心血站来电:“恭喜你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请你携带证件来献血点领取证书。” 杨涛刚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兴奋,当同事们都在为他默默无闻的大爱夸赞的时候,他却很快平静了下来。他说:“在无偿献血的这条路上,还有很多像我这样长期奉献爱心的人们,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没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作为公民,为社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我的责任所在。” 20年前,青春年少的杨涛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有一次,他从县城唐塔街十字路口经过,看到了在献血车旁边排队的群众,他也想进去看看那神秘的车里到底是什么,也想体验一下献血的滋味。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上车献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管热血。当拿到鲜红的无偿献血证时,他感到无比荣耀。慢慢地,献血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和责任。每当看到献血车,他就不自觉地挽起袖子往里冲,在无偿献血的路上一走就是20年。 2017年,杨涛驻村工作没法回城,眼看就要错过上半年献血时间了,他索性请假回到城里完成献血。杨涛不仅在家乡无私奉献,在外地学习出差旅游,他同样不忘献血这件光荣而伟大的“事业”。 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离血站还有几十公里,要倒四趟车,虽然路途遥远,却阻挡不了他献血的热情。有一次休假在广西旅游,行程很紧张,但看到献血车,杨涛也不由自主地加入献血队伍。提起过去每一次献血,杨涛都会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2022年疫情期间,杨涛收到市中心血站短信,得知全国血库告急,面向全市征集血小板,他趁着午饭时间,毫不犹豫地驾车去汉中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长路漫漫,征途艰辛。虽始于一时的热情乐施,但铸就了杨涛20年的坚守不变。从青春年少时的猎奇,到后来对献血这件事的深刻认知,从刚开始的每年献血200毫升,到2007年开始每年坚持捐献400毫升,如今杨涛献血总次数达到30次,总量达到1.16万毫升,接近三个标准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挽救了无数生命。他曾荣获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多项荣誉。 20年来,杨涛秉持着乐于助人救人的信念,不惧风雨、克服艰难险阻,始终把献血当作自己的社会职责,也把这份热情奉献和坚持付出融入到工作中。在医疗保障事业第一线,他业务精、服务优,团结同事、待人大方热情,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面对大家的赞扬,杨涛说:“人要活得有意义,无论是献血还是医疗保障,都是为人民服务做好事,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我愿把自己往后几十年的生命燃烧在这些有意义的事上。我坚持献血到60岁,如果国家允许,我愿意终身献血。”朴实的话语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