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为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城固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城固县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城固县企事业单位招聘引进所需高层次紧缺人才。驻城国有企业可参照执行,自行奖励。 二、引进对象。高层次紧缺人才,是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科技进步奖,或列入中央和省市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我县经济社会民生领域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能为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具有较高科技成果、丰富管理经验,能带动县域重点产业和相关领域快速发展的急需紧缺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市级以上人才项目人选或有突出贡献专家、学科、技术带头人,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三)急需紧缺的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以及具有卫生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 (四)教育类紧缺的音、体、美学科教师、县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 (五)住建、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电商、金融、经贸、投资等行业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有特殊专长急需紧缺的优秀人才。 (六)拥有技术发明专利,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带动我县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急需“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七)具有突出经营管理业绩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照博士标准引进。 (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急需的特殊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直接列为引进对象。 三、引进方式及程序。主要采取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两种方式进行。 (一)刚性引才。主要采取公开考试招聘、编制内选调引才、事业单位合同制聘用等形式进行。 1、事业单位 (1)公开招聘。实施“桔乡英才百人计划”,每年年初,由县人社局牵头,根据上年度全县事业单位自然减员和退休人数的一定比例单位编制空缺内拟定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计划,按规定程序进行招聘。 (2)赴校园招聘。对于急需紧缺专业,按程序审批后,组织用人单位赴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现场与大学生面试考试测试,吸引急需紧缺人才来城就业创业。 (3)编制内选调引进。实施“人才回流工程”,鼓励城固籍县外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回县工作,优先选调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和“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每年年初,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在单位编制空缺范围内,根据单位紧缺人才需求,会同县委编办拟定选调引才计划,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选调引才计划在当年年度内完成,引进后在城固工作年限不低于5年。选调工作按发布公告、个人申请报名、资格审核、档案审查、确定岗位、考察体检、会议研究等程序进行。 (4)事业单位合同制聘用。对通过公开招聘和选调等方式无法引进的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人才,实行合同制聘用。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拟定人才需求报告,明确招聘条件、薪酬待遇、管理考核方式,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报上级部门审批后组织招聘,招聘结果报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实行合同制管理。 2、县域企业。由县人社局牵头,会同县经贸局等相关部门定期征集企业人才需求,在县政府网站、秦云就业、城固党建、城固人才等网站发布招聘公告,进行公开招聘,或组织赴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积极为县域内规模以上企业和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招聘、选派企业所需高端人才,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二)柔性引才。采取兼职聘用、顾问指导、政策咨询、技术合作、项目聘用、学术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引进。 1、国有企事业单位柔性引才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可行性研究后,按管理权限报县委组织部或县人社局审核,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组织实施招聘,柔性引进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或兼职聘用合同等书面合同,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备案。 2、民营企业柔性引才报县经贸局备案,自行引进。 四、奖励政策 (一)安家社保补贴奖励 1、对首次全职引进到我县各类企业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签订5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产业人才,经认定,按以下标准发放安家补贴。 (1)引进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分三年给予人才个人39万元安家补贴(市级30万元,县级9万元),并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万元奖励。 (2)引进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和省内学科、技术领域带头人、领军人才的,分三年给予人才个人26万元安家补贴(市级20万元,县级6万元)并给予用人单位最高2万元奖励。 (3)引进博士学位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或经认定掌握核心技术可以带来重大技术改造和较高经济效益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分三年给予专家个人18万元安家补贴(市级15万元,县级3万元),并给予用人单位最高2万元奖励。 (4)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分三年给予人才个人3.5万元、2万元安家补贴。 2、对首次引进来我县自主创业和在企业就业的全日制硕士或“双一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助、期限3年。对企业首次引进的全日制研究生或“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政府对企业缴纳个人部分社会保险费予以全额补贴,期限3年。 3、对柔性引进的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硕士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在我县企事业单位工作时间一年内累计满一个月的,经认定给予省内每人每年1万元,省外每人每年2万元交通补贴。 4、设立引才育才“伯乐奖”,对社会各界人士成功引进国家级、省级人才的,经认定,分别给予引进人3万元、1万元奖励。 (二)创业扶持奖励 1、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到城固投资创业的,经评审由县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给予最高500万元无息借款扶持,期限不超过2年。 2、引进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内学科、技术领域带头人、领军人才来城固创业的,经评审由县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给予最高300万元无息借款扶持,期限不超过2年;掌握核心技术、取得重大技术改造和较高经济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来城投资创业,经评审由县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给予最高100万元无息借款扶持,期限不超过2年。 3、高层次人才依托我县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开展对我县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攻关活动的,经评审符合条件者,最高给予100万元的研发扶持资金,期限3年。 4、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拥有科技成果并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经评审,科技成果可作为无形资产参与投资,科技成果价值占注册资本比例最高可达到70%,并提供便利服务和优惠。 5、引进博士后来城固创新创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凡在我县创办企业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经申请,在省财政50万元补助资金基础上,市财政一次性再给予该企业10万元补助资金。 (三) 科研补助奖励 1、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奖励30万元科研补助。 2、对建成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在省级奖励20万元、10万元基础上,市级再分别奖励10万元。 3、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奖励10万元科研补助。 4、创建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可享受26万元资金补助(市级20万元、县级6万元);创建为市级专家工作站的,可享受12万元资金补助(市级10万元、县级2万元)。 5、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奖励个人30万元,奖励培养单位10万元;入选省级人才项目的,奖励个人20万元,奖励培养单位5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或一等奖的个人或集体,奖励 10万元;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个人或集体,奖励5万元;获得省技术状元、省生产技术攻关带头人、全国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省级一类技能竞赛第一名的个人,奖励1万元。 (四)优惠政策保障 1、落户、出入境便捷服务。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直接在县内常住地落户,其配偶、未婚子女及父母可随迁户口。办理出入境手续和居留申请、转入等业务时,公安部门按相关政策提供快捷便利服务。 2、人才住房保障。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负责每年储备人才公寓不少于100套,用于引进在我县无住房人员的住房保障。引进的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和全日制博士以上人才免费入住90平米左右人才公寓一套,期限5年;引进的省级人才项目人选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免费入住50平米左右保障性住房一套,期限4年;“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免费入住50平米左右保障性住房一套,期限3年。对自行租赁住房的全日制研究生给予租房补贴,全日制博士每人每月不高于2000元,全日制硕士每人每月不高于1000元,期限2年。鼓励园区和企业自建人才公寓。 3、工资上浮。引进的博士以上人才月绩效工资按50%上浮奖励,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月绩效工资按30%上浮奖励,引进的“双一流”及原985、211等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月绩效工资按20%上浮奖励。在试用期内享受转正定级工资待遇,服务期内在原工资基础上浮动一级薪级工资。 4、配偶就业安置。本人配偶随同来城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按程序尽可能帮助调入相近性质的缺编单位或部门。配偶未就业的可由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就业,配偶自主创业的可申请享受20万元以内的创业担保贷款。 5、子女入学优待。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按意愿择校,就读高中阶段学校的,按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落实对应学校。非本县户籍的享受本县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6、医疗服务保障。在县级医院就诊,可预约享受绿色通道服务,每年用人单位定期安排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7、社保服务尽享。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办理重大医疗疾病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及其他社会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