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调研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略阳县高度重视文物事业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利用、提升展览水平、强化教育功能、深化文旅融合。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40.7万人次,同比增长6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60.04%。 走进江神庙民俗博物馆,馆长唐晓龙与馆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筹备第三期文物知识“云课堂”进百姓家的课件。 为了更好地让历史知识和文物走出馆舍天地,该博物馆利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开展“云讲解、云课堂”线上讲解宣传活动。 由该馆优秀讲解员为广大观众在网络视频中介绍馆藏珍贵文物和宣化悠久历史,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沉浸式体验云讲解、云课堂服务。 江神庙民俗博物馆馆长唐晓龙:“作为新时代的文博工作者,我们将弘扬地域文化,深挖细做,广泛传播,为博物馆的科学发展、弘扬略阳地域文化、推动略阳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日,记者在灵岩寺博物馆加固修缮工程现场看到,工人各司其职地忙碌着,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加固修缮项目建筑体量大、功能繁多、工艺复杂。项目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积极克服冬季天气寒冷、夏季炎热等不利因素,优化组织实施,想方设法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有序进行。 灵岩寺梅花洞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3299万元,已建成游步道1800米、玻璃吊桥1座、观景平台1个、廊亭6个、实施了水系景观整修、拱桥1座、旅游厕所、景区绿化等工程,目前正在建设梅花洞游客服务中心及完善配套设施,完成工程形象进度80%。 灵岩寺博物馆馆长姚文斌:我们将继续挖掘好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积极尝试新科技、新方式,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助推全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晨光熹微,小吃店羌英罐罐茶店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略阳罐罐茶的传承者张慧芳早已忙碌开了,用上一碗热气腾腾略阳罐罐茶搭配一份橙黄酥脆的核桃饼,这便是略阳人的早餐文化。作为传承人,张慧芳勇于创新,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纯绿色食品,所用食材均使用略阳土特产。 自2008年创业以来,张慧芳不断创新制作工艺,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她相继推出了红快歺礼盒罐罐茶、羌英杜仲雄花罐罐茶、玫瑰花罐罐茶、羌英瓢儿馍等特色产品;她申请专利一项,注册商标三个,并通过抖音等媒体平台宣传自家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略阳罐罐茶。近年来,张慧芳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宣传推介略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略阳罐罐茶、核桃饼销往了全国各地,同时,她也为略阳在外的游子寄去了乡愁,让游子们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略阳罐罐茶传承者张慧芳:“我将扎扎实实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把略阳罐罐茶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在领略我们略阳非遗文化的同时还能开店挣钱、增加收入。同时,我还要扩大经营规模,更多的采购藿香等农产品、吸纳更多脱贫劳动力就业,帮助脱贫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一份力量。” 据了解,全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灵岩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红色革命文物15处;文物遗址遗存387处;登记在册文物藏品847件(套)。近年来,我县对标国家、省、市政策支持方向,紧盯国家对文物的政策支持机遇,高质量编制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精心谋划、争取更多项目跻身国、省名录。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重点抓好白水江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统筹推进灵岩寺景区4A级创建,确保梅花洞景区建成运营。全力抓好灵岩寺摩崖石刻保护、江神庙文物库房等文物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高起点宣传、多层次推广,丰富社会教育活动形式,持续开展“博物馆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研学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参与体验历史文化,提升教育传播力度,策划开展了文化惠民走基层之免费送春联、非遗进景区(校园)等活动;整合县域旅游资源,持续建设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嘉陵江赏红叶及蜀道文化生态旅游线路、西淮坝湿地风光及山地油菜花海线路、G345国道乡村自驾游等旅游线路。 略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珂:“我们将牢记殷殷嘱托,汲取奋进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扎实做好文物的保护、传承、研究;精心包装、策划一批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旅融合项目,一体推进文化、文物、旅游产业发展。围绕“千里江陵江、醉美在略阳”品牌,做好“文旅+”文章,讲好略阳历史文化故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样化宣传推介,凝心聚力,创新突破,用实际行动,当好略阳文旅产业突破发展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