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盛夏,阳光铺洒在留坝县的崇山峻岭间。清晨,位于紫柏街道办事处小留坝村以工代赈赈济模式拓展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与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去年10月,小留坝村2022年以工代赈赈济模式拓展项目开工,紫街办发布“以工代赈”就业岗位招工公告,67岁的小留坝村脱贫户张发正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通过岗前培训,于今年4月成为旅游步道建设项目的一名小工。 “我年纪偏大,家里有人需要照顾,还有地要种,不能出远门,就在家门口干点活补贴家用。”张发正介绍,在以工代赈这个项目打工,已经干了三个多月,挣了工资一万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项目开工以来,紫柏街道办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通过“集中授课+工地实操”等方式,从施工安全、材料比例、砌墙技术等方面为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培训,量身定制岗位,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逐渐掌握技能,不少务工人员从“普工”变身成为合格的“技术工”,这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亦是以工代赈的初心。目前紫柏街道办已累计举办培训2场次,受益群众200余人次, “我在这里干了快2个月,通过镇上的培训,我从一名小工,现在成了一名瓦工。工资也比以前高了,还学到了技术。”小留坝村脱贫户李明新高兴地 “目前整个街道办参与以工代赈务工人数达260余人,其中脱贫户就有34人,已发放劳务报酬250余万元。以工代赈项目切切实实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同时也统筹整个街道办的剩余劳动力。”紫柏街道办副主任罗超介绍,以工代赈已成当地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小留坝村2022年以工代赈赈济模式拓展项目,总投资1165.6万元,包括乡村旅游环境整治、旅游道路系统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新建蔬果采摘体验园及配套设施等子项目。采取“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运营模式,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968万元,预计8月下旬竣工投入使用。 “以工代赈这个项目不仅完善了小留坝村楼房沟的旅游配套,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还进一步促进了我们这里民宿发展。同时,项目建成后,像采摘园这些资产都确权到村上,再通过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都有分红。”小留坝村村支书夏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