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八月果飘香。时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走进南郑区红庙镇培恒家庭农场葡萄园,架上枝繁叶茂,一串串“紫水晶”、“绿宝石”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近日,培恒家庭农场葡萄园开园采摘,周边游客慕名而来,尽情体验采摘游玩的快乐,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本报见习记者 吴梦 摄 “我们农场水果都是用腐熟农家肥、油渣等肥料种植出来的,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使用发光膜除草,种出来的葡萄个头大、品质优、口感甜,十分畅销。”农场经营者荣秀芳说,他们农场以发展水果产业为主,除了25亩的葡萄园,还有5亩桃子、90亩猕猴桃,经营总面积达120亩。 本报见习记者 吴梦 摄 近些年,在儿子何培恒的帮助下,他们通过组建微信群、拍摄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在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销,农场慢慢被更多人知晓,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杯,培恒家庭农场凭借其安全可靠的产品质量深受欢迎,每年在市场上都成为大家走亲访友的亮眼伴手礼。 本报见习记者 吴梦 摄 “今年户太八号产量有2万斤,阳光玫瑰有1万斤,预计今年年收入能达到40余万元。最近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农场采摘,还有很多老顾客打电话订购,今年的果子又能很快被卖光喽!”荣秀芳美滋滋地说。 本报见习记者 吴梦 摄 据了解,培恒家庭农场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果园施肥、修枝、套袋、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农场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23年以入园务工、水果收购、发展水果产业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25户75人,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对罗帐岭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红庙镇党委对家庭农场的发展高度重视,对辖区家庭农场积极关注,对发展稳定的家庭农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倾斜,力争带动辖区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更好的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推动富民产业的发展。”红庙镇党委书记余小军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以茶叶、鲜果、中药材、生态种养殖为基础,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景象。 本报见习记者 吴梦 摄 培恒家庭农场是南郑区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目标,出台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引导,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增、特色发展,全区共培育家庭农场355个,各类示范52家,其中省级示范28家,市级示范9家,区级示范15家,拥有“大汉山”、“汉香秦”、“雁吹雪”等17个注册商标,2022年销售收入2895万元,带动农户660户,家庭农场凭借其经营灵活、运行高效、规模可控、带动明显等特点,已成为我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一批示范带动力强、市场竞争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