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乡村基层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汉中在推进基层治理中,不断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新活力,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佛坪县:“新风院坝会” 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大家对这个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完全赞同!”村民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一个平常的下午,佛坪县西岔河镇的一个院坝内,镇、村干部,志愿者,村民代表们齐聚一堂,举行院坝会,商讨关于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人居环境卫生等问题。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全村的发展各抒己见,近1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大家最终达成一致,全体举手表决通过了新的村规民约。 院坝会结束时,有人说:“这种院坝会的形式好有意思呀,内容也很丰富。以前都是听政府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怎么发展、怎么管理,我们也有发言权了,自己参与订下的村规民约,执行力度肯定不一样。” 近年来,佛坪县立足村情实际,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召开“新风院坝会”,开展讲理论、诵经典、传善行、倡新风、兑积分、聚民意六个环节,与村民围坐一起学政策、唠家常、提建议,全面宣传政策法规,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大力培树文明新风,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新风院坝会+讲理论”。为了传递党的“好声音”,推动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者采取微宣讲、快板等形式,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乡村振兴、产业就业、生态环保、全域旅游等战略方针和惠民政策,讲解“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等。 “新风院坝会+诵经典”。为弘扬正能量,志愿者精选《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书籍资料,选取其中的经典内容,开展红色诵读活动。同时,借助“学习强国”平台,组织群众,观看党史、人物、文艺、科技、法治等相关视频。 “新风院坝会+传善行”。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依托村民互赞、扬美抑丑、互动交流等形式,在院坝会上评选村里的能媳妇、贤婆婆、文明家庭、诚信农户、十星级文明户、孝子孝媳等,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并将结果公示在村级“红黑榜”。 “新风院坝会+倡新风”。引导村民聚焦树新风、治陋习,抵制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家庭暴力和涉黑涉恶等,把《汉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范围,通过有奖问答、发放宣传品等形式,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争创“五星”,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新风院坝会+兑积分”。明确积分规则,兑换相应奖品。根据做好事、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积累的爱心积分,和爱心超市合作,建立健全“做实践、存积分、兑奖品”的奖励激励机制,让群众参与文明实践,通过积分兑换物质奖励,引导群众从“拍手赞”到“参与干”。 “新风院坝会+聚民意”。通过“拉家常、讨论式”等形式,结合“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在农户院坝、田间地头,让干部和群众坐在一起,零距离交流,无障碍沟通,让群众就自身关心的问题和所需所盼畅所欲言,架起干群“连心桥”。 一场场院坝会,干部群众齐聚一堂,不摆架子、不走过场,实实在在听群众说掏心窝的话,共谋发展,不仅让群众有了自己也是“当家人”的参与感、存在感,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实现了干群关系“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