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总投资6.6亿元、占地108亩的海勉协作双创产业园区拔地而起;年处理废渣76万吨的汉中锌业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年产100万吨的3500毫米中厚板生产线即将实现热负荷试车…… 初秋时节的定军山下,处处涌动着实干的热潮。一处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迸发出蓬勃发展的强音;一组组崭新的数据,见证着项目建设的可喜进度。自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勉县大力实施“11366”战略,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加快推进汉中副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105亿元,增长7.9%。 扬起大抓项目狠抓投资的势头 俯瞰沔水河畔,一个个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栋栋建筑破土而出、拔地而起,一个个前景广阔、提升幸福感的大项目、好项目令人期待。 今年,勉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立足县情储项目、抢抓机遇跑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优化环境促项目,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勉县紧盯“两钢一锌”、现代材料、农林畜牧等优势产业基础,聚焦现代材料、绿色食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等7条产业链,谋划延链补链强链项目403个,总投资358亿元;立足勉县现阶段结构调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现实需要,布局谋划了压缩空气储能、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镁合金、陕钢物流园等28个事关勉县下一阶段长远发展重大项目,力促产业链集聚发展。今年,全县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59个,年度计划投资18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34亿元。 勉县抢抓京津冀产业合作、东西部产业转移和国铁帮扶、海勉协作等发展机遇,常态化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储备招引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高端电子产品终端制造、钒钛矿资源综合利用、稻渔综合种养等项目80个,成功举办现代材料产业暨金属制品行业招商推介、2023三国主题旅游大会暨诸葛亮文化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招引浙江天天田园农业、全球鹰无人机等项目95个,完成内资招引162亿元。 树起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导向 在4880平方米的勉县“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宽敞整洁,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办事群众井然有序,1830项政府服务事项可在这里办理。 聚焦群众、企业需求,勉县在充分激活干部在服务保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施政务大厅提升优化行动,着力改善办事大厅基础设施的同时,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提标行动,推进职能部门“敲门问需”行动,积极打造“勉跑路”品牌,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57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通办”,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镇街村居联审联办,298项办税业务实现“一次不用跑”,全县政务服务受理事项办结率达99%。 针对在建重点项目,勉县对各审批责任部门、审批环节,以承诺制实行容缺受理,有效解决办事手续多、多头跑等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助企纾困作用,累计发放“应急转贷”资金3180万元;实行分级分类培育引导机制,全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培育“五上”企业9户,2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拟上市企业。上半年,全县新增企业461户、新增个体工商户7.1万余户,非公经济占比达52%以上。 提起奋发进取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进企业、入社区、下基层……连日来,勉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轻车简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常态化调研指导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持续进行,这是勉县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静下心“一线攻坚”的生动缩影。 今年,勉县树牢“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导向,把作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创新开展“先锋优才·菁英计划”专项行动,为314名年轻干部选派“双导师”帮带,组织40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研学考察、拓展提能,安排60余名后备干部、新提拔科级领导到项目招商一线“淬炼”,持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勉县坚持“向机制要动力,向落实要速度、向作风要保障”思路,建立县委抓总、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联动工作体系,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老难积案等逐一明确包抓县级领导、责任单位,并按照“闭环管理、清单落实”思路,采取任务清单明责、进度清单交办、提示清单督办、结果清单奖惩“四张清单”措施,推动工作即知即部署、即要求即落实。同时,勉县还设立创先争优奋斗奖、创先争优高质量发展奖,评选表彰“服务高质量发展追赶超越排头兵”“十佳第一书记”“产业标兵”100余名,鼓舞了干部士气、激发了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在全县形成了“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