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台阶。
我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立足生态优势,聚焦3+X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五园”建设,大力发展“五个农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近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2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400个,采取到户产业奖补、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园区覆盖、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小额贷款贴息等多渠道保障脱贫户稳定增收,促进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建成高寨子三产融合、玉皇观茶旅融合、大安智慧农业、宝珠观三产融合等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5个。全县新发展中药材4.6万亩,中药材总面积22万亩,综合产值15亿元;生态茶园总面积达到16.63万亩,生产干毛茶1.04万吨,总产值17.4亿元;发展袋料食用菌6099万袋,椴木食用菌13万袋,羊肚菌6075亩,产值5.8亿元。上半年,全县生猪总饲养量27.82万头,出栏生猪14.49万头;牛、羊出栏1.55万头(只);家禽存栏116.92万只,出栏63.5万只,中蜂养殖3万箱。新建果园面积3600亩,总面积23万余亩。上半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48万亩。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20个,认定家庭农场555家,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480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取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7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5家。2022年,宁强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认定并获得全省优秀,青木川镇被评为全省十佳茶旅融合示范镇,玉皇观茶园认定为茶文化3A景区。

我县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乡村长效机制,积极盘活现有高层次人才,组建了由6名到我县任职、挂职博士为成员的博士智囊团,成立博士工作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了天麻研究所、淫羊藿研究所、真菌研究所和多个专家工作站,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10个,县级专家工作站2个,先后在中医康复理疗、羌绣技艺传承、生物科技产品开发以及我县茶叶、天麻等主导产业方面引进专家团队17个。深化校地合作,我县同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2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秦创园宁强分中心分别成立了陕西科技大学(宁强)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全方位支持宁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2021年5月12日以来创办经营主体251个,带动就业864人,其中脱贫人口185人,投入资金26469.4万元,产值3741.3万元;开展技能(创业)培训752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31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8177人,135444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
我县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规范“五会”组织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小院课堂等阵地,积极开展各类群众宣讲3600余场次。先后推荐83个单位、镇(街)、村(社区)获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6人获省、市、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称号,230余户家庭(个人)获中、省、市、县“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称号。征集发布了宁强县市民文明公约,成功举办了宁强县市民文明素质“十大提升行动”和宁强县第五届道德模范·宁强好人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个最美(佳)”颁奖典礼。成立县级文明实践宣讲团深入镇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宣传宣讲620余场次。为18个镇街的全民健身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为213个行政村及社区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健身器材2800余件,新建设社会足球场地5块;213个村(社区)实现广播电视、手机信号、宽带及无线Wi-Fi全覆盖。举办了全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武动羌城”全市千人太极拳大赛和“舞动羌州”全县首届羌舞比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云巅巴山”首届插秧节,建成毛坝河镇宁强民歌传承基地,推出《我在宁强等你》《相约宁强》等歌曲MV,宁强本土歌舞剧“汉水羌音”首演成功举行。
我县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35个村,累计改造农村卫生厕所6176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3420座。全面推行“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村)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71个,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191个,全县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个,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点位13处8.05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6%,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我县坚持规划引领,制定了《宁强县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将实施乡村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完成了宁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宁强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落实资金600万元启动77个村的规划编制。坚持清单管理,制定了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将15项重点工作分解为166项具体任务由34个县级单位牵头负责,定期进行调度。坚持项目推进,2023年,全县共确定乡村建设项目46个8.2亿元,本年度计划投入资金3.6亿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实施,完成投资3.09亿元,统筹推进水、电、路、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着力解决水体、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