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城固县龙头镇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利用稻田养蟹和池塘鱼蟹混养新模式,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眼下正值稻蟹上市的季节,工人师傅们正在将稻蟹打包、装箱,销往全国各地。 “稻蟹共生”达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害虫,不间断地活动疏松土壤,其粪便和脱掉的外壳还能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稻田养蟹采用无公害、绿色种养模式,既保证了螃蟹的品质,又提高了水稻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水稻种植与螃蟹养殖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现在螃蟹刚开始上市,今年每亩产量预计在150至200斤左右。自从我们养螃蟹以来,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现在亩产值能达到1.3万元左右,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城固明博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秋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龙头镇立足镇域农业资源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导向,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从最初的1家合作社、50亩试验田,发展到现在20多家经营主体、5000余亩的规模,由原来单一的稻鱼、稻鸭发展到现在的稻蟹、稻鳅、稻鳖、稻虾等多种模式齐头并进,做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种、一季多收”。 龙头镇农业发展通过多年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初步形成与之相关的育苗、种植、加工、贸易、仓储、餐饮、休闲观光、文化旅游、农事体验、电商、冷链物流等从前端到末端、从一产到三产全面融合发展局面,实现了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同时,发展特色农业促进镇域道路硬化、沟渠水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下一步,龙头镇将继续稳定粮食产量,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扶持壮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做强特色产品,增加亩产效益,进一步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更好推进乡村振兴。”龙头镇党委书记周茂来表示。 龙头镇通过持续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改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区,引进大米加工先进生产线,现已建成陕南首个工厂化智能育苗中心和农事服务中心,打造优质渔苗供养基地,建立农业数字化科学管理平台,依托千亩荷园、稻渔产业核心区打造乡村旅游园区,走上了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