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精彩县区 >>留坝县 >> 省媒聚焦留坝:长寿之乡 康养福地
详细内容

省媒聚焦留坝:长寿之乡 康养福地

时间:2023-10-20     作者:陈太富 田佳琦【转载】   来自:陕西老年健康报
文章内容

秋的留坝,群山苍翠,碧水轻淌,所见黄发垂髫,尽怡然自乐……这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国庆节前夕,省卫生健康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采访组,来到秦岭深处的汉中市留坝县,沉浸式地体验了一番大秦岭里的世外桃源,领略了“长寿之乡,康养福地”的独有魅力。

图片


01

 一组亟待破解的“长寿秘码”

图片


 “今年种了一万两千筒菌棒,现在已经摘第三茬香菇了……”71岁的留坝县农民吴顺英一边采摘香菇,一边说道。走进武关驿镇上南河村村民吴顺英家的夏菇大棚里,一阵淡淡的鲜菇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只见菇棚内菌棒上长满了一朵朵成熟的香菇,个个菌肉饱满、个头匀称,硕果累累。

图片

在留坝,像吴顺英这样大年龄依然劳作的老人并不是个例。紫柏街道大滩村75岁高龄的朱道友从13岁开始行医,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如今仍坚守在乡村卫生室的一线岗位上。今年81岁的许贵生是执教二十余年的老园丁,也是辛勤工作十余年的村干部,现在主动当起了“巡河义务监督员”,不论是寒冬,还是炎暑,他都骑着悬挂“河道巡查”的三轮车,向来往的群众宣传着河湖清四乱、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们加强医防协同,努力让群众少生病、不得重病,通过推进基层分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扎实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打造健康小屋、每周开设‘健康大讲堂’、推进健康留坝十八项行动等措施,推动疾病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全周期全过程服务。近4年全县的医保基金结余均达到数百万元,平均医保基金使用率达82.32%,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留坝县卫健局局长刘东辉告诉记者,在留坝县这个常住人口三四万的小县,就有五位百岁老人。

记者有幸见到了101岁的柯文英奶奶。来到她居住的留坝县玉皇庙镇晏家坟村三组家里,柯文英正坐在院里,端着一大碗米饭在吃。她腰板硬朗,耳聪目明,和记者交流没有一点儿障碍。

今年7月份,留坝县人大提交了一份关于留坝县老年人长寿情况的调查报告。记者注意到,其中有这样一组与国家长寿之乡评选标准相关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80岁及以上的长寿老人占全县总人口3.45%,居汉中市第一位;100周岁及以上老人5人,达到12.2人/10万人的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7.5人/10万人;2022 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44岁,超过全国水平2.24岁;截至6月底留坝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46%,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8.46个百分点。

“我们都知道长寿与环境、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文化等密切相关,但事关地理环境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依据一直还没有,这一切都亟待我们去破解。”刘东辉说。


02

一个运动健身的“理想王国”

图片


夏秋时节,秦岭留坝县营盘村的足球赛事一场接着一场。记者注意到,足球、自行车赛、滑雪等旅游休闲和体育运动成为这里的主题。

图片

据了解,当年刘邦暗度陈仓在此宿营,诸葛亮北伐据此厉兵秣马筑城扎营,魏蜀争战在此行军运粮立栅,留下了保宁城、西城、火烧关、古栈道、铁笼山、狮子沟牧场等遗址。此外,地处秦岭深处的留坝,全县林地面积92.97%,平均海拔1700余米,夏季炎热期日平均气温19.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出境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Ⅱ类以上。其得天独厚的小高原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足球运动全封闭集训特别是夏季训练比赛的优选之地。据悉,2021年8月,中国女足奥运联合队就来到营盘足球基地封闭集训。

自2016年开始,留坝县整合投入1.24亿资金,建成营盘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该基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拥有7个连片标准足球场的县级基地——6个标准足球训练场和1个可容纳2000人的标准足球比赛场;另配置8栋运动员公寓、500人食堂、图书馆和咖啡厅,还建有足球学校。今年4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留坝县营盘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男女老少在留坝境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尽兴玩耍的健身运动项目。”这是众多来到留坝旅行的人们的共识。

留坝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历代为栈道交通要道,素称“秦汉咽喉”之地。如今,在留坝县境内已经建成了一百多公里的山地和足球运动自驾环线。

记者“串珠”式地体验了一下:从玉皇庙出发,途经千年银杏树广场、最美乡村公路、两河口红色文化基地、最美乡村公路石门景点、木工学堂及张良庙博物馆、紫柏山景区、营盘足球基地、紫柏山滑雪场、狮子沟牧场、火烧店最美小镇、中国栈道水世界,最后抵达留坝县城,涵盖了足球、骑行、自驾、研学、露营、水上等运动休闲项目,整条线路融合了文旅、体育和大健康等诸多元素。

“现在双节期间的房间我们已经早早订完了。”在留坝石门负责自驾营地工作的邵丹介绍说。

“我是土生土长北京人,但我2002年就在留坝买房子了,太喜欢这里了,当时就想着等老伴儿退休了,我带她来这里养老呢!”72岁的陈大爷告诉记者。陈大爷早年在留坝工作过,后来回到北京后,对留坝的青山绿水念念不忘。

“这里不仅仅是环境好,生活其实也很方便,吃住行都不是问题,在这边吃到的绿色蔬菜,都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他喜欢走路运动,有空了就约几个好友在青山绿水间走上一二十公里。我喜欢跳舞,就天天跟一群姐妹跳跳广场舞。”陈大爷的老伴甘奶奶在旁边补充说。


03

一处颐养身心的“世外桃源”

图片


“每次回到这里,看着绵延的山脉,田野里升起的炊烟,听着河水潺潺流过,心灵就开始苏醒,灵魂就鲜活起来。”这是留坝第一家办起民宿的蒋凌女士在《云溪随笔》里写下的一段话。

图片

“我们一个团一百多号人,全是从西安来玩的,这里真的太舒服了,空气非常好、生活很安逸,来了都不想走呢!”72岁的王大爷向记者介绍他们老年旅居团时如是说。

的确,留坝从美景到美食,山野和村庄总是充满无限的诱惑力。在火烧店民宿里,品一盏香茗;在星空酒店里,看斗转星移;在道班民宿,闲坐晒太阳;在自驾营地,摘下成熟的野生五味子,直接鲜食或做成果酒;把落满一地的野生板栗捡起来做成香甜的浓汤;从山里最地道的农家买回棒棒蜜,蘸着主食一起吃,独属于留坝的限定风物特产,一口足以治愈你的整个秋天。

在留坝老街,白墙青瓦、雕花门窗、牌匾门头、零星的古迹遗址之上,伴着现代的民宿、餐饮、书屋、咖啡馆,感受古今的交融;在青桥驿、马道驿、武关驿、石门子,长吟一首古诗词,遥想当年风云岁月;在“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功成身退隐居之地,来一番幽思怀古;当走上褒斜栈道时,又可静心品味“一笑千金”“烽火戏诸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历史典故,来一场“披阅栈道风云,驾驭长河波浪,亲历英雄壮举,感受激情召唤”的人生体验;在玉皇庙镇两河口村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寻访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红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队、八路军三五九旅留下的大量红色遗迹;还可以在浏览中国百年党史馆、汉中党史馆、汉中三线建设馆、国际军服馆、国际徽章馆、国际老爷车馆等“八大馆”过程中,回顾一下近代史。

夜幕降临,记者来到留坝老街,与市民和游客共同观赏《秦岭之夜·遇见留坝》沉浸式演出,《英雄神仙》《袅袅天乐》《鼓韵留坝》等14场表演精妙绝伦,14个故事交织融汇再现了留坝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生活,充分展现了留坝厚重的文化底蕴,众多观众驻足欣赏,充满了欢声笑语,好不热闹,真是人间福地也!

结束采访时,记者不禁发出了这样感叹:“在留坝,抬头是醉人的‘满天星’!四顾是宜人的‘生态绿’!沉浸其中是人世间最鲜活的人间烟火……这就是诗和远方啊!”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