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黑谷香 朱鹮之乡迎丰年
图为如皋-洋县5000亩有机粮油基地
金秋时节,陕西汉中洋县17.3万亩水稻陆续成熟,迎来丰收,田野处处飘散着稻谷的芳香。日前,在位于洋县纸坊街道周家坎村的如皋-洋县5000亩有机粮油基地内,种植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开镰收割有机黑谷,确保洋县今年最后一批稻谷颗粒归仓。
有机黑谷稻田内,黑灿灿的黑谷颗粒饱满,沐浴着秋日的阳光,现代化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禾草粉碎、稻谷入仓……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基地负责人黄志荣告诉记者,正在收割的300亩有机黑谷稻田和其它稻田不一样,稻田里还养殖了4800只麻鸭。“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稻鸭共生’种养模式,我们在黑谷稻田内养殖麻鸭,让鸭子与水稻共生共长。”黄志荣说,稻田可以为麻鸭提供生活觅食环境,麻鸭也能为稻田除害肥田,这样一来,每亩“稻鸭共生”稻田比普通稻田能多收10%左右的稻谷。
“稻鸭共生”稻田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如皋洋县两地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将生产出的有机黑米以及有机稻田内的鸭子通过如皋市直接销往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
“我们会有两份收益,一个就是有机黑谷的收益,经过筛选包装后的有机黑米每公斤能卖到30元以上;另一个就是有机稻田鸭的收益,每公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黄志荣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有了“稻鸭共生”模式的加持,每亩田的综合产值能达到6000余元,不仅公司能赚到钱,周边群众也跟着赚钱。
据悉,洋县纸坊街道地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核心保护区,在苏陕协作项目的带动下,南通水明楼酒业有限公司在朱鹮保护区周边投资建成了如皋-洋县5000亩有机粮油基地,主要种植油菜和有机水稻,其中有机水稻包含了普通水稻、黑稻、红稻、绿稻、紫稻等品种,收获时间从8月底持续到10月初。公司每年定向回收洋县优质稻米1600余吨,带动了洋县260户、800余人增收致富。
“除了已经建成的5000亩有机粮油基地,我们在洋县投资建设的黑米深加工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2024年上半年可以全面开工生产,届时可以生产谷物棒、能量棒、黑米片、米粉肽等产品,将大幅提升洋县有机产品的附加值。”南通水明楼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敏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洋县特色产业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