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眼下,正是留坝县乡村公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道路两旁耸立着被秋风染黄的水杉,畅游其中,犹如穿越一座流金隧道。在公路转角,一座拥有红砖外墙、水泥围栅的雅致民宿吸引着过往游客的注意。 这间民宿位于江口镇石门子村,它的原址是石门管护公路的道班,进入21世纪后逐渐被废弃,随着近些年留坝县通过对闲置民屋进行改造提升,发展特色民宿集群,吸引了秦岭宿集、隐居乡里、携程度假农庄等旅宿业态持续入驻。今年7月,咏归川民宿品牌也在留坝落地生花,让荒废良久的道班迎来新生。 民宿整体延用了道班建筑喜用红砖,善制水泥勒脚、楼梯也大都留在室外的特点。大堂的全景落地窗将绿意毫无保留迎入室内,正中间用燃木型壁炉打造了秦岭山脉里的“冬日暖阳”。房内设计独具匠心,以客房+庭院+客厅的格局,其在单间客房区域设置了两个休闲客厅,打通室内户外,模糊与秦岭自然生态的界限。酒店的火塘花园中种植了粉花木槿、香草草莓圆锥绣球、进口大丽花、香水百合等植物,也种上了白芨、淫羊藿、椴木香菇、野生五味子等秦岭风物。 “咏归川占地2700余平米,共有24间套房,除了提供住宿以外,我们还根据时令季节制定多样的山林拾野自然课程,每日邀请自然教育讲师开授自然果实烘培课、自然蜂蜜润唇膏制作、自然造物止痒膏制作、自然香氛扩香石、植物压花画、昆虫标本画以及植物美育陶土课。住客可以真实地去触摸、看见、聆听、嗅闻、品尝,在玩与乐之间获得思维的发散,博取大自然的知识。” 民宿工作人员谢小婷向记者介绍。 骑着免费租赁的自行车穿越留坝的秋天,在山林里收集板栗、猕猴桃、野蘑菇等地道山货,回到民宿品尝来自秦岭的时令菜式,饭后和家人围着在壁炉边分享今日所见所想,静静感受一番最当地、最贴合的村屋下午茶……开业以来,这种新鲜的文化旅游体验得到了不少年轻旅客的青睐。 “咏归川”这样变废为宝的民宿项目,不仅让村集体的闲置资源变身价值资产,还将村民们“粘”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谢小婷就是石门子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以前在县城的幼儿园工作,随着留坝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在多个民宿做过服务员和前台,在咏归川民宿筹备之初,她就主动递上了简历。“在家门口上班,更方便我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现在1个月基本工资能领到3000元,我很满意。”在这里,她不仅获得了收入的提高,还收获了不少技能,“企业为我们组织了多次不同类别的培训,有烘焙、咖啡制作、烹饪还有手工、陶艺等美学课程。最重要的是,给我们每位工作人员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这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除了谢小婷以外,该民宿还吸纳了本村11位村民在此就业。 近年来,留坝县探索创新“政府引导+村集体提供资源+企业建设运营”“政府提供资源+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奖励补助”等多种开发模式,支持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作,采取自营、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发展民宿,促使优质资源与企业资本的高效嫁接、有效互补,推动民宿产业迅速发展。这片土地不仅“粘住”了每年500余万人次的游客,粘住了全国各大民宿品牌,更粘住了像谢小婷一样千千万万渴望在家乡发展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经营民宿是初心,是一种理想生活,更是对家乡的反哺和支持。有了他们的参与,留坝乡村文旅的未来,有了更多畅想蓝图。 |